其二是风骨俊。书品与人品等高,自古皆然。多年来,难以排遣的焦灼感、浮躁气充斥社会人心,多少书坛健将主打当下流行的“书法牌” ,掀起一场场快餐式的视觉盛宴来吸引大众眼球,他们过于追求大展大赛式的“宏大叙事” ,来满足自身强烈的欲望。其实,真正能够传之久远的书作,必定出自有品格的书家之手。所谓关乎风骨,绝不妥协。而书法家的风骨与江湖世界里的侠骨在传统文化维度上可以同气连枝,互相表里。孟云飞似乎具备传统武侠所需要的一应元素:书法、武术、象棋、书籍、美酒……在他看来,“书法就是纸上的武术;书法更是纸上的博弈。”他不但善于钻研书法,酷爱武术,而且还经常奔波于“楚河汉界”。在书法、武术、象棋博弈中,“体悟武术和书法的动静之美;体悟蓄劲、养气、起承、转合之妙”,他努力找寻属于自己的平衡点和契合点。因此,孟云飞的书法风骨,霸气与灵气之外,更具侠气。
其三是翰墨香。先有襟怀阔,仍需风骨俊,终得翰墨香。翰墨之香,来之不易。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匆匆那年”,孟云飞自幼苦练书法,且能博采众家。他起初练习隶书,临帖《礼器碑》 《乙瑛碑》,随后又临习了十多年褚遂良的楷书《阴符经》 ;对钟繇的小楷《宣师表》、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 、苏东坡的行书《寒食帖》等,孟云飞都颇感兴趣,仅《兰亭序》,他临帖次数已逾百遍。多年的勤学苦练,让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气、豪爽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有的如险峰陡石,气势磅礴;有的如行云流水,流畅自如,令观者为之动容。
如今,身为中国书协会员,并在多所大学担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的孟云飞教授,依旧在跋涉中探求那个吴越同舟的书艺世界。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曾对孟云飞作如是观:“云飞人品好,诚实义气,他的书法颇大气、豪放,潇洒而敢于创新。”“孟云飞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好,尤其是在‘书法风格’研究方面,在国内已经达到了比较领先的水平。”欧阳中石先生点赞正好涵盖笔者所述诸方面,之于其学识涵养,之于其人品风骨,之于其翰墨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