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寡欲”廉政思想
发布时间:2025/7/13 18:10:49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30次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意思是,修心养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有太多的物质欲望。看看当今贪官的腐败历程,都是随着欲望的变大,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大,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孟子是说做人的基本道理,更是在说为官廉政之根本。孟子谈慎欲问题,提出了“谨防纵欲无度”。知足常乐,无欲则刚。
孟子揭露批判了取“非其道”“非其义”之财的官吏,他认为“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吃的东西,如果吆喝着施舍给人,路上的饿汉也不愿接受;如果用脚踢着施舍给人,那就连乞丐也会不屑一顾的。做人要有原则,那就是“不食嗟来之食”。可是,竟然有人“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面对一万钟的俸禄,有人却不问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就违背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孟子强调:人要自觉克制自己的各种不良欲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断反省哪些行为超越了“礼”的规范;强调在钱财问题上应该讲原则,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干。